玄尘杂笔
  • 首页
  • 文章
  • 图集
  • 留言
首页 > 文章 > 信息观览 > 关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

 关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

  • 2023/06/09 22:01:40   信息观览   0 条评论   476 次浏览

  •         为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活动,有效维护公民人格权益和正常网络秩序,根据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典、民事诉讼法及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有关规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起草了《关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意见反馈截止日期为2023年6月25日。

            公众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提出意见:

            一、电子邮件请发至:

            xsjsxgca@163.com;

            二、信件请寄至: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27号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邮编:100745;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147号最高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邮编:100726。

            请在电子邮件主题或信封上标注“惩治网暴文件反馈意见”。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安部

    关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

    (征求意见稿)

            为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活动,有效维护公民人格权益和正常网络秩序,根据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典、民事诉讼法及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规定,结合执法、司法实践,制定本意见。

            一、充分认识网络暴力的社会危害,依法维护公民权益和网络秩序

            1.在网络上针对个人肆意发布谩骂侮辱、造谣诽谤、侵犯隐私等信息的网络暴力行为,贬损他人人格,损害他人名誉,有的造成了他人“社会性死亡”甚至精神失常、自杀等严重后果;扰乱网络秩序,破坏网络生态,致使网络空间戾气横行,严重影响社会公众安全感。与传统违法犯罪不同,网络暴力往往针对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实施,被害人在确认侵害人、收集证据等方面存在现实困难,维权成本极高。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要充分认识网络暴力的社会危害,坚持严惩立场,依法能动履职,为“网暴”受害人提供充分法律救济,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众安全感,维护正常网络秩序。

            二、准确适用法律,依法严惩网络暴力违法犯罪

            2.依法惩治网络诽谤行为。在信息网络上制造、散布谣言,贬损他人人格、损害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符合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的,以诽谤罪定罪处罚。

            3.依法惩治网络侮辱行为。在信息网络上采取肆意谩骂、恶毒攻击、披露隐私等方式,公然侮辱他人,情节严重,符合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的,以侮辱罪定罪处罚。

            4.依法惩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行为。组织“人肉搜索”,在信息网络上违法收集并向不特定多数人发布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符合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的,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定罪处罚。

            5.依法惩治线下滋扰行为。将网络暴力延伸至线下,对被网暴者及其亲友实施拦截辱骂、滋事恐吓、毁坏财物等滋扰行为,符合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第二百九十三条规定的,以故意毁坏财物罪、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

            6.依法惩治借网络暴力事件实施的恶意营销炒作行为。网络服务提供者基于蹭炒热度、推广引流等目的,对于所发现的网络暴力信息不依法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经监管部门责令采取改正措施而拒不改正,致使违法信息大量传播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符合刑法第二百八十六条之一规定的,以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定罪处罚;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7.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行为。实施网络诽谤、侮辱等网络暴力行为,尚不构成犯罪,符合治安管理处罚法等规定的,依法予以行政处罚。

            8.依法严惩网络暴力违法犯罪。坚持严格执法司法,对于网络暴力违法犯罪,应当依法严肃追究,切实矫正“法不责众”错误倾向。要重点打击恶意发起者、组织者、推波助澜者以及屡教不改者。对网络暴力违法犯罪,应当体现从严惩治精神,让人民群众充分感受到公平正义。实施网络暴力违法犯罪,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从重处罚:

            (1)针对未成年人、残疾人实施的;

            (2)组织“水军”“打手”实施的;

            (3)编造“涉性”话题侵害他人人格尊严的;

            (4)利用“深度合成”技术发布违法或者不良信息,违背公序良俗、伦理道德的;

            (5)网络服务提供者发起、组织的。

            9.依法做好民事维权工作。针对他人实施网络暴力行为,侵犯他人名誉权、隐私权等人格权,被害人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的,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

            10.准确把握违法犯罪行为的认定标准。通过信息网络检举、揭发他人犯罪或者违法违纪行为,只要不是故意捏造事实或者明知是捏造的事实而故意散布的,不应当认定为诽谤违法犯罪。针对他人言行发表评论、提出批评,即使观点有所偏颇、言论有所过激,只要不是肆意谩骂、恶意诋毁的,不应当认定为侮辱违法犯罪。

            三、畅通诉讼程序,及时提供有效法律救济

            11.落实公安机关协助取证的法律规定。被害人就网络侮辱、诽谤提起自诉,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被害人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可以依照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三款的规定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公安机关应当根据人民法院要求和案件具体情况,及时查明行为主体,收集相关侮辱、诽谤信息传播扩散情况及造成的影响等证据材料。经公安机关协助取证,达到自诉案件受理条件的,人民法院应当决定立案;无法收集相关证据材料的,公安机关应当书面向人民法院说明情况。

            12.准确把握侮辱罪、诽谤罪的公诉条件。根据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二款的规定,实施侮辱、诽谤犯罪,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应当提起公诉。对于网络侮辱、诽谤是否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应当综合侵害对象、动机目的、行为方式、信息传播范围、危害后果等因素作出判定。

    实施网络侮辱、诽谤行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的“严重危害社会秩序”:

            (1)造成被害人精神失常、自杀等严重后果,影响恶劣的;

            (2)随意以普通公众为侵害对象,相关信息在网络上大范围传播,引发大量低俗、恶意评论,严重破坏网络秩序,影响公众安全感的;

            (3)侮辱、诽谤多人,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4)多次散布诽谤、侮辱信息,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大量散布诽谤、侮辱信息,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5)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秩序的情形。

            13.依法适用侮辱、诽谤刑事案件的公诉程序。对于严重危害社会秩序的网络侮辱、诽谤犯罪,公安机关应当依法及时立案。被害人同时向人民法院提起自诉的,人民法院应当说服自诉人撤回自诉或者裁定不予受理;已经受理的,应当裁定终止审理,原自诉人可以作为被害人参与诉讼。对于网络侮辱、诽谤行为,被害人提起自诉,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有关行为严重危害社会秩序的,应当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

            14.加强立案监督工作。对于网络侮辱、诽谤以及适用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等其他罪名处理的网络暴力案件,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应当立案侦查而不立案侦查的,或者被害人认为公安机关应当立案侦查而不立案侦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的,人民检察院应当要求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的理由。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不立案理由不能成立的,应当通知公安机关立案,公安机关接到通知后应当立案。

            上级公安机关应当加强对下级公安机关网络暴力案件立案工作的业务指导和内部监督。

            15.依法适用人格权侵害禁令制度。权利人有证据证明行为人正在实施或者即将实施侵害其人格权的违法行为,不及时制止将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依据民法典第九百九十七条向人民法院申请采取责令行为人停止有关行为的措施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案件具体情况依法作出人格权侵害禁令。

            16.依法提起公益诉讼。网络暴力行为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公益诉讼。

    网络服务提供者对于所发现的网络暴力信息不依法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致使违法信息大量传播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公益诉讼。

            四、落实相关工作要求,切实完善综合治理措施

            17.有效保障被害人权益。针对相关网暴信息传播范围广、危害大、影响难消除的现实情况,要依法及时向社会发布案件进展信息,澄清事实真相,有效消除不良影响。依法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促使被告人认罪认罚,真诚悔罪,通过媒体公开道歉等方式,实现对被害人人格权的有效保护。

            18.强化衔接配合。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要加强沟通协调,统一执法司法理念,统一对网络暴力行为定性和案件处理程序的认识,有序衔接自诉程序与公诉程序,确保案件顺利侦查、起诉、审判。对重大、敏感、复杂案件,公安机关要及时听取人民检察院的意见建议,确保案件依法稳妥处理。

            19.做好法治宣传。要认真贯彻“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充分发挥执法办案的规则引领、价值导向和行为规范作用。适时发布涉网络暴力典型案例,向社会明确传导“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教育引导广大网民自觉守法,引领社会文明风尚。

            20.促进网络暴力综合治理。立足执法司法职能,在依法办理涉网络暴力相关案件的基础上,做实诉源治理,深入分析滋生助推网络暴力发生的根源,主动向有关监管部门提出司法建议、检察建议,促进网络暴力治理长效机制不断健全完善,从根本上减少网络暴力的发生,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上一篇: 12306网站试行在线选铺服务
    下一篇: 涉及高考谣言大汇总
    文章评论

     本文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发表评论

    评论审核已开启  记住我的个人信息  回复后邮件通知我
      =  

      月    日
       
      农历
      黄帝纪年
     时光之书
    • 2024年的07/13发表了文章:云南警方发布10起打击整治网络
    • 2023年的07/13发表了文章: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
    • 2023年的07/13发表了文章:农业农村部部署推进 水产绿色健
    • 2020年的07/13发表了文章:飞
    • 2019年的07/13发表了文章:路上
    • 2017年的07/13发表了文章:生命的尽头
    • 2016年的07/13发表了文章:关于孤独
    • 2015年的07/13发表了文章:冰火两重天
     随机文章
    • 关于com域名
      关于com域名
      在之前的几年中,每天都会收到很多的垃圾邮件,都是些广告啊诈骗啊之类的,其中每个一段时间就会收到一些域 . .
    • 红尘
      25
      2019 / 12
      红尘
      或许,时光太瘦,指缝太宽,这世上,有太多的人读得懂风花雪月,却有太多的人走不出沧海桑田。曾经以为携手 . .
    • 秋雨
      25
      2015 / 10
      秋雨
      听着淅沥的秋雨不停地敲打着窗,心绪忽然有些莫名的惆怅,或许只有在这轻灵的秋雨声中,心灵才会得到 . .
    • 补铁食物哪家强?
      07
      2024 / 06
      补铁食物哪家强?
      “铁”哥们来支招,教您打开正确补铁方式!①保证富含铁食物的摄入。可多选择动物肝脏或动物全血、畜禽肉类 . .
    • 多年后你仍在梦里
      04
      2019 / 01
      多年后你仍在梦里
      我一向不喜欢去关注社会上乱七八糟的东西,也不喜欢去读那些有关俗世烟火气太重的文章,更不喜欢时下一些被 . .
     互动信息
    • 最新评论
    • 最新留言
    • 上海网站建设  2023/07/08
      感谢分享
    • 上海网站建设  2023/07/08
      感谢分享
    • 赵姐商业  2023/05/04
      你写得非常清晰明了,让我很容易理解你的观点。
    • 芋泥苑  2023/04/30
      你写得非常清晰明了,让我很容易理解你的观点。
    • 何先生  2023/02/19
      博主,感觉网站字太小,比较费眼睛
    • 自媒体运营  2021/11/30
      博客很棒 欢迎回访我哦
    • 杂货铺大当家  2021/10/11
      说实话其实还挺羡慕的。。。我就不一样了,社恐症患者,没有多少攒下的朋友,也懒于参加吃喝大会……
    • 杂货铺大当家  2021/10/11
      离职原因无非1.钱,没给到位;2.心,受委屈了。那么你啥时候跳
    • 张兵  2020/05/14
      过来看看..
    • 发酵床菌种  2019/12/26
      我们网站是发酵床养殖技术站:ht..
    • 腾蛙  2019/12/24
      过来瞅瞅,有啥好的。..
    • 广安网站建设  2018/07/25
      这篇文章写得非常不错..
    • 凌天seo  2018/05/23
      凌天博客来访! 博客真的挺漂亮..
    • 潇青博客  2017/10/06
      您好,可以交换友链吗?..
    • gump  2017/01/30
      亲爱的站长,我们诚挚的邀请您参加..
    • qq 624015010  2015/04/16
      换连接 求主题..

    玄尘杂笔
    联系邮箱:admin@iwuhe.cn / admin@iwuhe.com
    Copyright©2015-2025 玄尘杂笔   关于本站  网站地图  网站更新  IP地址查询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95号     冀ICP备15004065号-1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