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品牌要创造独有的认知
近几年,农业品牌像雨后春笋,这与农业品牌政策的密集出台、大力推动有密切关系。很多人说,这是因为农业进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事实上,农业品牌受到追捧,更多是因为进入了竞争内卷时代。20世纪末,供给短缺,做不做品牌没那么重要。现在供给过剩,同质化严重,要破局,就必须要做品牌。欧洲和日韩为什么农业品牌起步早,因为他们人口多、地方小,进口依赖度高,本土产品最早过剩。要是去非洲种水果,做不做品牌就没那么着急。
从事农业政策研究十多年,笔者走过全国所有的省份,120多个地级市,几百个县,每个地方都在说,“我们这里苹果品质最好”“我们这里小龙虾最独特”“我们这里的羊肉是最好吃的”。问为什么最好,一般回答都是,“土质最独特”“水质最独特”“气候最独特”“工艺最独特”……都没错!但这并不是品牌,只是有差异的另一种表达。做品牌,就是要把产品独特的差异化优势,转变为独有的消费认知,深深地植入消费者的心里。
什么是独有的认知?就是要在某个需求细分市场中,占领全部的认知。很多人认为市场细分就是市场分割,或者是按照消费者特征划分为不同群体,例如经常看到很多产品说,我们瞄准的消费者是多少岁、多少收入的……这是绝对错误的理解。市场细分,是指对需求的细分,是指对认知的细分。如果不同年龄的消费者,在吃橙子的时候,没有不同的需求,那么他们之间就不构成细分的市场。如果不同收入群体,在吃羊肉的时候,没有不同的需求,那么他们之间也不构成细分的市场。
那么什么是需求的细分?什么是独有的认知?以牛奶为例,蒙牛特仑苏、伊利金典、三元极致,消费者买它们的目的就是喝牛奶,它们是功能需求市场的领军产品。而蒙牛鲜牛奶、金典鲜牛奶、牧场清晨鲜牛奶、每日鲜语鲜牛奶、唯品生牛乳等巴氏奶,消费者买它们的目的除了喝好一点的牛奶,还有对自己好一点、对孩子好一点、对家人好一点的心理需求,因此它们是功能需求和心理需求交叉区域的领军产品。而旺仔牛奶、夏进甜牛奶、伊利优酸乳等调制乳产品,消费者买它们的目的更多是为了放松和快乐,更接近于一种饮料的替代,往往是在各种舒适安逸恬静的环境下饮用,因此它们是心理需求和场景需求交叉区域的领军产品。尽管三种产品确实存在产品功能上的差异,但更大的需求差异并非来自产品本身,它们都在消费者心中建立了独有的认知。
有了独特的认知以后,消费者就会主动购买,主动去寻找渠道。提到辣酱,就能想到老干妈。提到酱油,就能想到海天。提到高端白酒,就是从不喝酒的人,也能想到茅台。为什么?因为它们真的是最好的产品吗?很难评判。在中国,辣酱比老干妈好吃的,也有很多。但谁会主动去买老干妈?学生、不做饭的打工族、低技能劳动人员、吃饭时间很紧的人,这才是老干妈的市场定位,那些需要快捷简便实现提味好吃的场景需求,在这个细分市场中,老干妈是场景第一,单独强调辣酱品质好,是打不过老干妈的。茅台固然好,但是不是最好,喝酒的人各执一词。但宴请送礼、亲友聚会、金榜题名、故交相逢,喝什么,喝茅台,因为它是社交货币,那些需要展示自己实力不凡、表达心情快乐、表述亲近关系的场景需求,在这个细分市场中,茅台是场景第一,单独强调酒好喝,也打不过茅台。老干妈和茅台,也都在消费者心中创造了独有的认知。
那怎么才能创造独有的认知?用我有限的经验来回答,三句话:找准细分,循序渐进,四两拨千斤。一个农业品牌,一定要立足自身核心目标市场,不要一开始就想做得特别大,从小范围、小场景、定义精准的小细分市场开始,做精了以后,自然而然就会创造独有的认知。例如奉节脐橙要成为全国脐橙第一,很难,但成为长江脐橙第一,有可能,成为三峡脐橙第一,绝对可能。说三峡脐橙第一,就足以让消费者感受到它的品质非常好,而且把自然人文地理的背景也都带了进去,这是人文消费需求细分认知第一。再例如武隆苕粉要成为全国苕粉第一,很难,但要成为全国有劲道的苕粉第一,有可能,成为全国火锅苕粉第一,绝对可能。只要吃火锅,就能想到火锅粉,而且就是武隆苕粉,火锅粉等于武隆苕粉,这是场景消费需求细分认知第一。做农业品牌,如同娃娃学琴。如果一开始目标就是瞄准世界青少年奖牌,那么过程就很辛苦,没有成就感,也很难坚持。如果一开始目标定得很小,先争取一个区县奖牌,乃至一个乡镇、一个街道比赛的奖牌,这个过程就会很快乐,就会有成就感,也会很充实。
笔者在大江南北调研的十年中,品尝过很多独特美味的产品,但其中被全国人民喜闻乐见的,印象里不多。笔者也看到了很多很好的产品,很多占据独特稀有自然资源的产品,很多曾经辉煌一时占据国内绝对优势的产品,近年也都走入了困境,甚至走向了衰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过去都误以为独特的产品就是品牌。优质农产品往往都有很好的条件,靠天、靠地、靠水、靠工艺。在绝对独特稀有的自然资源基础上,总是很容易种出独特的农产品,大部分农产品都具有天然的差异化优势。但差异化的优势,并不足以让其成为足够响亮的品牌,更关键的还是要在消费者心里创造独有的认知。这样也可以避免花费大量的功夫和资金,去办展销,去参加展会,去千方百计地争取流量,而是把功夫用深在产品市场调查、产品定位、产品设计、产品研发上,用细分市场第一的产品,创造独有的认知,让消费者主动来找产品。
农产品消费,消费的不仅是味道、口感、营养等功能本身,还有它身后的自然、地理、人文。举个例子,去年在康定海拔2200米的达杠山上,笔者在同村支书了解苹果种植情况时,山雾一会将我们包裹,一会将我们释放,太阳一会儿出来,一会儿消失,远处巍峨的雪山,雄浑的大渡河,上千米的山涧落差,自然风声与村落的欢笑交相辉映。笔者突然就感觉到,这里的苹果格外甜,不仅仅是因为康定有情,更因为这里的自然地理人文,让笔者感受到它产出的苹果不一般。
我国幅员辽阔,地理地貌气候多样,人文历史极其丰富,这就是做农业品牌的优势。但独特的产品不是品牌,独有的认知才是品牌。要发挥好这些优势,一定是先要找准消费者需求的市场细分,循序渐进,在消费者心中创造更多独有的认知。而这正是,创造更加丰富的消费体验,不仅是功能需求,还有心理需求,来满足人民群众对更美好生活的追求。
本文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