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立体把握“大食物观”
2015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树立大农业、大食物观念”。时隔7年,202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提出,“树立大食物观,加快构建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植物动物微生物并举的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这是党中央对于“十四五”时期和未来更长时期我国粮食安全问题主要矛盾的科学认知,是在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着眼于国人未来食物安全保障的重大战略部署,以应对风云变化的国际形势,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保障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贯彻大食物观,必须深入理解其中心要义,并在此基础上,全方位、立体式把握大食物观的科学内涵。
大食物观的中心要义是高质量的食物安全保障
这包括多个维度上的食物安全保障。一是供给数量上的安全保障,即要坚决贯彻执行“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端牢饭碗”的战略安排,在此基础上,再充分调配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升我国的食物安全保障水平,减少国内农食系统的供给压力。
二是供给能力上的安全保障,即要坚决贯彻“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科技战略,地可闲不可废,不断用科技推动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确保在任何条件下,都不受制于国际市场。
三是食物质量安全上的保障,即农食系统要确保能动态地满足人民群众对需求多样、质量安全、营养健康、生态环保不断升级的需求。
全方位理解大食物观
一是大食物观意味着多途径拓展食物来源。除去中国现有的19亿多亩耕地资源,中国还有近40亿亩的草地、40多亿亩的林地和125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与湖泊。在维持生态系统整体安全的条件下,科学地利用这些资源的食物供给潜力不但能为人类提供更多的食物多样性,更丰富的蛋白质、纤维、微量元素等营养素,还有利于草地、林地、水体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二是大食物观强调“从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出发,掌握人民群众食物结构变化趋势”。这意味着,保障高质量的食物安全,不只是在供给端拓展更多的食物来源,还要在需求端强调以健康为导向的营养需求数量与质量,要以保障人民群众的营养与健康需求为目标,而不是一味增加食物供给。这就要求,一方面要引导公众向更营养、更健康、更可持续的食物消费方式转型,一个超重与肥胖发生率居高不下的食物安全保障系统绝对不是高质量的;另一方面要能把需求端的变化及时准确地传导到供给端,真正体现需求导向型的供给侧改革。
三是在供给链上,需要高度重视供给链的运行效率,高效的供给链既能够有效地减少链条上各环节“跑冒滴漏”式的损耗与浪费,把有限的产出尽可能多地转换成食物消费和营养需求,同时还能够通过科学的收储、加工、跨区域调配等,调节生产与需求两端在数量、结构、时空维度上的错位,丰富食品多样性,提升应对巨大风险、灾害的能力,增强供给体系的韧性。
立体式把握大食物观
全方位理解大食物观还要把农食供给系统与其所处的环境和其中的生产主体紧密联系起来。
在与环境的关系上,一方面,大食物观离不开农食供给系统高度依赖的生态与自然环境,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农食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和永续利用。这就要在保障数量、质量安全的基础上,尽一切可能降低农食系统对生态与自然资源的压力,确保一代人不提前透支下一代人的资源环境与福祉。另一方面,农业系统自身也有生态涵养、休闲观光、文化传承等多功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将会不断地增大对整个农食系统背后的生态与资源压力,同时,生态环境也会越来越直接成为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与主体的关系上,大食物观离不开农食供给系统中的生产与供给主体,包括广大小散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各式各样的农食加工、储藏、批零企业等。多渠道保障这些群体的生计与福祉的持续增长是保障农食系统不断升级、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在高质量保障食物安全的同时,促进农食体系中的中小散户市场主体不断增收,缩小与其他产业、高收入群体的差距。
立体式把握大食物观还要注重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首先,打造高质量的食物安全保障体系,一方面要强化本地高质量食物安全保障体系的主体责任,另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到食物安全保障需要做到“全国一盘棋”。这就要求各地在保障粮食和主要农作物供给能力的基础上,立足区域内资源禀赋,紧扣各地农业与文化资源,因地制宜地下好食物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这盘棋。
其次,要重视食物供给体系依据需求端食物需求不断升级的动态变化而变化,既不能因循守旧,抱残守缺,也不能激进冒进、急于求成,而是要及时准确“掌握人民群众食物结构变化趋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稳中求进,搞好顶层设计,把握好节奏与力度,久久为功”。
本文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发表评论